兴文山地乌骨鸡产地坏境以及历史渊源
- 2019-10-10-
兴文山地乌骨鸡,四川省兴文县特产,中国地理标志产品。
兴文山地乌骨鸡是乌骨鸡品系中独特的品种,比起其他一般的乌鸡,体型较偏大,体质更加结实,健壮。羽色以黑羽居多,麻黄羽次之,白羽甚少。兴文山地乌骨鸡除具有一般乌骨鸡的“乌肤、乌肉、乌骨、乌内脏”等基本特征外,还具有冠、脸、髯、喙、趾、舌、皮肤、内脏、肌肉和骨膜均呈乌黑色的特点,俗称“十全乌”。
产地环境
兴文县地处川、滇、黔三省结合部,属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,海拔较高。县境内地形复杂,山峦起伏,沟谷纵横,有高山、河流作为天然隔离屏障,对兴文山地乌骨鸡自然闭锁繁育和特色形成也起到了重要作用。
作为兴文县特有的畜禽品种,因产自兴文、山地放养、身体乌黑等特点,逐渐被当地民间和官方称为“兴文山地乌骨鸡”,沿用至今。
历史渊源
据《兴文县志》和宜宾出土文物陶鸡等资料记载,兴文山地乌骨鸡在兴文县已有1300多年僰人驯化养殖历史。古代僰人将之称为“僰国乌雏”,后称“乌鸡”“药鸡”“九丝乌鸡”“兴文乌骨鸡”等。
经过兴文当地古僰人及苗汉群众的长期驯化养殖,其中全身乌黑、体大肉多、形体彪悍、外貌清秀的优质个体逐渐被选留,使得乌骨鸡养殖群体数量越来越大,乌色纯度越来越高,性能越来越优良,外貌特征更加明显一致,遗传更加趋于稳定,其他鸡种和基因性状逐渐减少、杂合、退化,甚至消亡,终形成了兴文县特有的“兴文山地乌骨鸡”。
上一条: 对土鸡苗养殖场所进行消毒的方法